|
縱筆 / 作者:蘇軾 |
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
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
|
|
縱筆解釋:
詩詞:《縱筆》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白頭蕭散滿霜風,
小閣藤床寄病容。
報道先生春睡美,
道人輕打五更鐘。
中文譯文:
白發垂散,寒風中蕭瑟,
病容寄托在小閣的藤床上。
傳來先生春天美夢,
道士輕輕敲響五更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蘇軾寫的,以描繪白發蒼蒼的景象開篇,表達了時光流轉的無情和歲月的殘酷。在寒冷的風中,白發隨風飄散,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寄宿在小閣的藤床上,因病而顯得虛弱。藤床是一種簡陋的床鋪,暗示了詩人的生活環境并加強了他的病態形象。這種自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身狀態的無奈和悲傷。
隨后,詩人談到了先生(可能指友人或知己)在春天美夢中安然入眠的情景。這里的“報道”可以理解為傳來的消息,指的是先生沉浸在愉快的春天夢境中,并不為外界的事物所干擾。這與詩人自身的病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對先生的羨慕和嫉妒,也映襯出自己的痛苦和無奈。
最后一句描述了道士在五更時分輕輕敲響的鐘聲。五更指的是凌晨五點,而道士輕輕敲響鐘聲則暗示了寧靜的環境和寂靜的夜晚。這句話通過對時間和環境的描繪,進一步增強了詩人孤獨和無助的感覺。
整首詩以自嘲和比較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自身病狀和命運的無奈和痛苦,以及對他人優越境遇的羨慕和嫉妒。通過描寫白發、病容、藤床、春夢和五更鐘聲等形象,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環境相融合,展示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思考。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清晰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對人生的思索,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