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范潔齋二首 / 作者:吳泳 |
玉山一何高,堂與青云齊。
上連寶臺峻,下瞰金璧低。
中有地老仙,駕鶴俱不歸。
苔封箕山碣,霧濕太史題。
豈期蕓省郎,再析侯藩珪。
芳猷紹前印,英氣截云霓。
理亂如理繩,牧民如牧羝。
燕開登南樓,就以云作梯。
喜年玩秋稼,撫物觀春荑。
不貪老氏寶,不秘莊生倪。
至仁彌爾性,壽齒今復齯。
|
|
壽范潔齋二首解釋: 《壽范潔齋二首》是宋代吳泳創作的一首詩詞。本詩描繪了范潔齋的高尚品德和仙人般的風采,表達了對范潔齋的贊美和祝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玉山一何高,堂與青云齊。
上連寶臺峻,下瞰金璧低。
中有地老仙,駕鶴俱不歸。
苔封箕山碣,霧濕太史題。
豈期蕓省郎,再析侯藩珪。
芳猷紹前印,英氣截云霓。
理亂如理繩,牧民如牧羝。
燕開登南樓,就以云作梯。
喜年玩秋稼,撫物觀春荑。
不貪老氏寶,不秘莊生倪。
至仁彌爾性,壽齒今復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玉山為背景,通過描繪范潔齋的高尚形象和仙人般的氣質,表達了對范潔齋的敬仰和祝福。
詩中首先描述了玉山的高聳和與青云平齊的景象,形容范潔齋的品德高尚如玉山一般高遠。接著描繪了玉山上連著高聳的寶臺,下臨著輝煌的金璧,象征范潔齋在地位和聲望上的崇高。
詩中提到了地老仙,形容范潔齋道德高尚,超脫塵世的境界。地老仙駕著仙鶴,不再回到塵世間,表達了范潔齋遠離塵俗、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詩中還提到了箕山碣,箕山上的碣石被苔蘚所覆蓋,太史題字也被霧氣所籠罩,象征范潔齋的事跡和功勛被流傳和記憶,卻有些模糊和隱晦。
詩中提到了蕓省郎、侯藩珪等人,他們繼承范潔齋的事業和遺志,繼續傳承范潔齋的美德和品格,展示了范潔齋的影響力和崇高的道德標準。
詩中還描繪了范潔齋的品行高潔和氣質出眾,他的名聲和事跡繼承了前人的印記,充滿了英氣和神采,如截斷了云霓一般。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范潔齋的治理和教化之功。他以和諧的原則來治理亂世,使人們的行為規范有序,就像理繩一樣有序地引導人們。他像牧民一樣關心百姓,像牧羊人一樣愛護百姓,使人們得到了良好的引導和保護。
詩中提到范潔齋登上南樓,以云為梯,象征他趨于高遠的志向和追求。他享受著豐收的喜悅,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欣賞著春天的花草。
詩的最后部分強調了范潔齋不貪圖功名和財寶,不保留個人的智慧和才能,他的至仁之心和追求高尚的品性使他的壽命延長,并保持了健康和活力。
整首詩通過對范潔齋高尚品德和仙人般風采的描繪,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祝福,同時抒發了對美好人性和理想境界的追求。這首詩以自然景觀和寓言的手法,融合了道德教化和人生哲理,展示了宋代士人崇尚高尚品德和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