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 / 作者:蘇軾 |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
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
邊鸞雀寫生,趙昌花傳神。
何如此兩幅,疏澹含精勻。
誰言一點紅,解寄無邊春。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處女。
低昂枝上雀,搖蕩花間雨。
雙翎決將起,眾葉紛自舉。
可憐采花蜂,清蜜寄兩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懸知君能詩,寄聲求妙語。
|
|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解釋: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是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
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
邊鸞雀寫生,趙昌花傳神。
何如此兩幅,疏澹含精勻。
誰言一點紅,解寄無邊春。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處女。
低昂枝上雀,搖蕩花間雨。
雙翎決將起,眾葉紛自舉。
可憐采花蜂,清蜜寄兩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懸知君能詩,寄聲求妙語。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畫和詩的關系以及對藝術的贊美。詩中提到,論畫應該追求形似,與兒童的畫作相近;寫詩的人必定會賦詩如此,這樣的詩畫風格是非常獨特的,既符合天然的造化,又具有清新之美。蘇軾贊美了邊鸞雀的寫生技法和趙昌花的傳神表現,贊嘆這兩幅畫作疏澹而又精細。他提到一點紅的描繪,表達了對無邊無際的春天的寄托。接著,他通過比喻將瘦竹與幽人、幽花與處女相聯系,描繪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他以采花蜂的形象來寄托對藝術家的贊美,認為他們能夠將清蜜寄托在畫作和詩詞之中。若有人才華出眾,能夠將春色描繪得入紙入墨,蘇軾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贊賞并求得他們的妙語。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蘇軾對詩畫的理解和對藝術的贊美。他認為優秀的畫作和詩詞應該追求形似,但又要超越形似,具備天工和清新的特質。通過對邊鸞雀和趙昌花的描繪,蘇軾贊美了畫家們的技巧與刻畫能力。他的描寫疏澹而又精細,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同時,他以一點紅的形象表達了對春天無邊無際的向往。在最后幾句中,蘇軾通過對瘦竹和幽花的比喻,賦予了自然景物更深層次的意義。最后,他以采花蜂的形象來贊美藝術家,認為他們能夠將清蜜寄托在自己的作品中,將春色描繪得入紙入墨。整首詩詞既表達了蘇軾對藝術的理解和贊美,又展示了他對自然美的追求和對才華橫溢的人才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