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梁漕江歸 / 作者:吳泳 |
皎皎從來世不容,平平未足與言功。
介言西事何妨謫,洵著權書竟是忠。
只為邊民憂自北,卷將吾道載而東。
分明自有天知己,趣檄和看騎火紅。
|
|
送梁漕江歸解釋: 《送梁漕江歸》是宋代詩人吳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皎皎從來世不容,
平平未足與言功。
介言西事何妨謫,
洵著權書竟是忠。
只為邊民憂自北,
卷將吾道載而東。
分明自有天知己,
趣檄和看騎火紅。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送別梁漕江歸的情感。詩人通過描繪梁漕江的歸途,表達了對梁漕江為國家忠誠盡職的敬佩之情,以及對他未被世人所理解和肯定的遺憾。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梁漕江的贊美和送別之情。首句"皎皎從來世不容",表達了梁漕江的高尚品德和不被世俗所容納的境遇。第二句"平平未足與言功",意味著梁漕江的功績和才華無法被言語所描述。第三句"介言西事何妨謫",表示詩人認為梁漕江被貶謫并不妨礙他為國家盡忠的事實。接著的"洵著權書竟是忠",強調了梁漕江在貶謫之后仍然秉持忠誠的態度,不受外界誘惑。下文提到"只為邊民憂自北",表達了梁漕江對北方邊民的憂慮和關心,他將自己的理念和道路卷起,東行邊境,為邊民的安危奔波。最后兩句"分明自有天知己,趣檄和看騎火紅",表明梁漕江相信自己的忠誠行為將得到天地的認可和贊許,他騎著快馬,火紅的旗幟迅速傳遞檄文,以期引起更多人對邊民困境的關注。
整首詩詞以簡練、凝練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梁漕江的敬佩和對他在邊境為國家和人民付出的贊賞。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含蓄的表達,詩人成功地傳達了對忠誠和奉獻精神的稱贊,同時也抒發了對忠臣被誤解和邊民困境的關切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