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羅浮山 / 作者:吳泳 |
玉蟾奔月灶爐乾,老鶴巢松殿宇寒。
里面看山山不見,不如只響外邊看。
|
|
登羅浮山解釋: 《登羅浮山》是宋代吳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蟾奔月灶爐乾,
老鶴巢松殿宇寒。
里面看山山不見,
不如只響外邊看。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登上羅浮山的景象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山水之美的贊嘆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詩中通過對內外景觀的對比,呈現了一種超越物質形態的境界,讓人們思考內在的價值與外在的表象之間的關系。
賞析:
首句"玉蟾奔月灶爐乾"描繪了山巔的景象,以玉蟾奔躍之勢喻山之高,以灶爐之干燥之象喻山之險峻。第二句"老鶴巢松殿宇寒"通過老鶴筑巢在寒冷的松樹間的比喻,表現了山頂的幽靜和寒冷。接下來的兩句"里面看山山不見,不如只響外邊看"則以內外景觀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獨特的景物描寫和比喻手法,將登山的體驗與人生哲理相結合。作者以山巔的高度、險峻以及幽靜的景象,寄托了對人生境遇的感慨。詩中的"里面"和"外邊",既可以理解為山內外的景色對比,也可以引申為人內心世界與外在表象的對比。作者暗示通過內心的體驗和思考,我們能夠超越物質的表象,尋找到更深層次的人生意義。
《登羅浮山》的描寫生動而富有意境,通過山水景觀的表現,使讀者更易于產生共鳴。詩中的對比手法和意象的運用,讓讀者思考人生的價值觀和境遇,引發對內心世界的關注。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哲理,傳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深沉感悟,展示了宋代詩人的獨特審美觀和思想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