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周提刑二首 / 作者:吳泳 |
自乞銀符守漢嘉,就持漢節問梅花。
庭扉訟少閒微棘,堰水流多漚紵麻。
論擊回邪羝觸角,化銷強暴鼠無牙。
更看植杖扶犁叟,清議依前說使家。
|
|
壽周提刑二首解釋: 《壽周提刑二首》是宋代吳泳的詩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壽周提刑二首》中文譯文:
自請銀符守漢嘉,
就拿著漢家的節問梅花。
庭院門閭訴訟很少,閑暇中微小的煩惱,
灌溉的水流中多了些漚紵麻。
辯論中打擊邪惡的羚羊觸角,
化解了強暴無牙的鼠寇。
再看見扶著杖杖的老農民,
清正地議論著前人的政績,說到了使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壽周提刑(官職名)的身份自述,描繪了一幅平凡而安寧的生活場景。詩人自請銀符,守護著漢家的嘉禾(豐收的象征),并且帶著這份嘉禾的象征——梅花,向諸人傳達美好的祝愿。庭院中的訟事很少,生活寧靜無憂,只有微小的煩惱擾動著心緒,如灌溉水流中的雜草。在辯論中,擊敗了邪惡勢力的羚羊,化解了強暴無牙的鼠寇,展現了正義和智慧的力量。最后,詩人看到一位老農民扶著拐杖,在清正地議論著前人的政績,居安思危,為國家的未來獻計獻策。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一個官員平凡而有意義的生活狀態。詩人通過自然景物和生活情境的描繪,傳遞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正義道德的追求。他表達了對社會安寧和國家繁榮的祝愿,并對清廉官員和勤勞農民的品質表示了贊賞。整首詩以寧靜、和諧和正義為主題,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描繪,表達了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文人官員對社會安寧、公正和清明的向往,以及對農耕文明的贊美。它體現了當時士人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作者本人作為一位官員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傳神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社會和諧的不懈追求,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人文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