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青陽俞夫人 / 作者:吳泳 |
彼美宜家室,之媛友瑟琴。
漆園歌未歇,灃浦佩還沉。
懿范貽彤管,佳銘得藁砧。
臥龍山下路,風雨亂愁心。
|
|
挽青陽俞夫人解釋: 《挽青陽俞夫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泳。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彼美宜家室,
之媛友瑟琴。
漆園歌未歇,
灃浦佩還沉。
懿范貽彤管,
佳銘得藁砧。
臥龍山下路,
風雨亂愁心。
詩意:
這位俞夫人貌美如花,適合成為一個溫馨之家的主人。她善于與知音共同演奏瑟琴。盡管漆園的歌聲還未停息,但她心中的佩玉卻已沉寂了。她傳承了上代的美德和優良家風,將這份家族傳統賦予了彤管之中。她的名字將被銘記于藁砧之上。她居住在臥龍山下的小路上,但是風雨交加使她的心情愁緒紛亂。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青陽俞夫人的形象和心境,展現了宋代女性在家庭和情感方面的追求和困惑。詩中以對俞夫人的贊美和關注開始,強調她的外貌和家庭角色。她身上承載著家庭的期望,被描述為宜于擔任家庭之主的美麗女性。
接下來,詩人以漆園歌和灃浦佩為象征,表達了夫人內心深處的失落和沉默。雖然她在外表上仍然美麗,但她的心靈卻因某種原因而受困擾,佩玉也失去了聲音和光彩。
接著,詩人通過提到懿范、彤管、佳銘和藁砧等元素,突出了夫人承襲家族美德和傳統的價值。這些物品和符號代表著她的家族榮譽和家風,顯示了她對家族傳統的重視和承諾。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她居住的環境和內心的苦悶。臥龍山下的小路給人一種幽靜而偏僻的感覺,與此同時,風雨交加的景象也傳達了她內心的憂愁和困惑。
整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呈現出了青陽俞夫人的形象和情感體驗,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宋代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角色和掙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