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城鹿鳴宴 / 作者:吳泳 |
儒臣簪筆典州麾,重為江山緝舊儀。
宴序古來元有禮,鹿鳴廢后更無詩。
科名到手還須耐,文字當場莫好奇。
更盡工歌笙一曲,明年春灑上要枝。
|
|
宣城鹿鳴宴解釋: 《宣城鹿鳴宴》是宋代吳泳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宴序古來元有禮,
古代宴會的儀式一直以來就有規矩和禮節,
鹿鳴廢后更無詩。
鹿鳴山是一個傳說中的地方,這里曾經有過一位文人在宴會上吟詩作樂,但此后再也沒有人能寫出能與之媲美的詩篇。
儒臣簪筆典州麾,
身為儒臣的官員戴著文筆,代表著文化的權威,擔任了州郡的長官。
重為江山緝舊儀。
他們十分重視自己的責任,親自參與到治理國家的重任中,以修復舊有的儀式和禮制。
科名到手還須耐,
獲得科舉功名后,仍需忍耐和堅持,
文字當場莫好奇。
在場的人們應當不要對文字充滿好奇,而是應該保持端莊的態度。
更盡工歌笙一曲,
更要盡情地演奏歌曲和笙簫,
明年春灑上要枝。
明年春天,美酒將灑滿枝頭。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宴會,宴會上的人們都是有學問和地位的儒臣。詩人通過描述他們的儀態和責任感,表達了對傳統禮制的重視和修復的渴望。他呼吁人們在取得成就之后仍需堅持努力,保持謙遜和端莊的態度。最后,詩人以美酒灑滿枝頭的場景,寄托了對未來的希望和美好的期許。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宴會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于傳統禮儀的重視和對文化傳統的繼承的思考。整首詩情感飽滿,意蘊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