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陶擬古九首 / 作者:蘇軾 |
客去室幽幽,服鳥來座隅。
引吭伸兩翅,太息意不舒。
吾生如寄耳,何者為吾廬。
去此復何之,少安與汝居。
夜中聞長嘯,月露荒榛蕪。
無問亦無答,吉兇兩何如。
|
|
和陶擬古九首解釋:
《和陶擬古九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客去室幽幽,
The guest has left, the room is quiet and desolate,
服鳥來座隅。
A bird perches in the corner of the seat.
引吭伸兩翅,
It stretches its wings and sings,
太息意不舒。
But its sighs reveal a sense of unease.
吾生如寄耳,
My life is like a temporary dwelling,
何者為吾廬。
What can be my true home?
去此復何之,
Where should I go from here?
少安與汝居。
Let us find a moment of peace and dwell together.
夜中聞長嘯,
In the night, I hear a long howl,
月露荒榛蕪。
Moonlight and dew cover the deserted thorns and bushes.
無問亦無答,
There are no questions, and no answers,
吉兇兩何如。
What will be the outcome, good or bad?
這首詩詞表達了蘇軾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主人公客人離去后,房間變得幽靜而荒涼。一只鳥停在座位的角落,伸展翅膀唱歌,但卻透露出內心的不安。蘇軾通過描繪這種場景,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無奈。
詩中的主人公思考自己的生活,將其比喻為寄居的暫時住所,而真正的家在何處,他并不確定。他感嘆人生的無常,不知道接下來該去哪里。最后他希望能找到一份寧靜,與他人一起居住。
夜晚時,他聽到遠處傳來一聲長嘯,月光和露水覆蓋著荒涼的荊棘和叢林。他感到茫然,不知道未來的吉兇如何。
這首詩詞通過寫景和抒發內心矛盾的情感,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不確定性的思考。蘇軾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讓讀者感受到他對人生的困惑和迷茫,以及對尋找安寧和答案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