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訴衷情 / 作者:楊炎正 |
露珠點點欲圍霜。
分冷與紗窗。
錦書不到腸斷,煙水隔茫茫。
征燕盡,塞鴻翔。
睇風檣。
闌干曲處,又是一番,倚盡斜陽。
|
|
訴衷情解釋: 《訴衷情》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楊炎正。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露珠點點欲圍霜,
點綴在冰冷的紗窗。
錦書未到心已碎,
煙水隔絕了無邊。
征燕歸盡,邊塞鴻雁翔。
凝視風帆,闌干曲處,
又是一番美景,倚盡斜陽。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寂寞的情感,以自然景物來表達內心的思念和無奈。下面是對該詩的進一步分析:
詩人以露珠點點欲圍霜的景象,描繪了寒冷的冬天。這里的露珠象征著詩人心中的思念之情,而冬天的寒冷與紗窗的隔絕則象征著他與所思念之人的距離和隔閡。
接著,詩人提到了錦書,暗示他寄出了情書,但卻未能傳達到他的心意,使他感到心碎。煙水隔茫茫則強調了遠隔的距離和無法逾越的障礙,進一步加深了詩人的孤寂與遺憾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征燕盡和塞鴻翔來象征離別和遠行。征燕是指歸巢的燕子,而塞鴻則指南飛的大雁。這里描繪了歸途中的鳥兒,暗示了旅途上的孤獨和無助,與詩人內心的情感相呼應。
最后兩句"睇風檣。闌干曲處,又是一番,倚盡斜陽",表達了詩人在闌干之上眺望遠方風帆的景象。這里的闌干是指船的船頭,風檣是指船帆。詩人倚靠在闌干上,目送斜陽西下,展望著遠方的美景。這里的斜陽意味著日落,也象征著別離和離別的情感。整首詩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的思念、孤獨和無奈之情,給人一種憂傷和追憶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