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楊炎正 |
踏碎九街月,乘醉出京華。
半生湖海,誰念今日老還家。
獨把瓦盆盛酒,自與漁樵分席,說伊政聲佳。
竹馬望塵去,倦客亦隨車。
聽熏風,清曉角,韻梅花。
人家十萬,說盡炎熱與咨嗟。
只恐棠陰未滿,已有楓宸趣召,歸路不容遮。
回首江邊柳,空著舊棲鴉。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是楊炎正創作的一首詩詞,屬于宋代文學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踏碎九街月,乘醉出京華。
踏碎:踩碎。九街:指京城的街道。
譯文:踏碎了九街上的月光,陶醉地離開了繁華的京城。
半生湖海,誰念今日老還家。
湖海:廣闊的水域,比喻世事。
譯文:經歷了半生的風雨滄桑,如今誰會記得老者歸家。
獨把瓦盆盛酒,自與漁樵分席,說伊政聲佳。
瓦盆:一種盛酒的容器。
漁樵:指平凡的人們。
譯文:獨自用瓦盆盛滿酒,和漁民、樵夫一起共飲,稱贊他們的品德和聲譽。
竹馬望塵去,倦客亦隨車。
竹馬:小時候的玩伴。
譯文:小時候的玩伴已經離去,疲倦的旅客也隨之離開。
聽熏風,清曉角,韻梅花。
熏風:和煦的春風。
清曉角:清晨的號角聲。
韻梅花:指春天的美景。
譯文:傾聽著春風的吹拂,清晨的號角聲,感受著春天梅花的韻味。
人家十萬,說盡炎熱與咨嗟。
人家:指世人。
譯文:世人紛紛議論著炎熱和憂慮。
只恐棠陰未滿,已有楓宸趣召,歸路不容遮。
棠陰:指美好的時光。
楓宸:指皇宮。
譯文:只怕美好的時光還未充分享受,就被皇宮的召喚所打斷,回程的路途不能再拖延。
回首江邊柳,空著舊棲鴉。
譯文:回首望向江邊的柳樹,空空蕩蕩沒有了曾經棲息的烏鴉。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為主題,抒發了詩人對世事變遷、光陰易逝的感慨。詩人把自己比作獨自離開繁華的京城,與平凡的人們共飲,贊美他們的品德和聲譽。詩中描繪了童年時光的離去,以及旅途的疲倦和離愁別緒。詩人傾聽春風的吹拂,感受著春天的美景,卻又憂慮美好時光的短暫,被現實所打斷。最后,詩人回望江邊的柳樹,感嘆曾經的烏鴉已不復存在,暗示著時光的不可逆轉和生命的有限。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宋代文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深刻認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