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蟬 / 作者:姜特立 |
自下高升木杪問,風為呼吸露為餐。
雖云強聒人憎惡,也勝低頭推糞丸。
|
|
蟬解釋: 《蟬》是姜特立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下高升木杪問,風為呼吸露為餐。
雖云強聒人憎惡,也勝低頭推糞丸。
詩意:
這首詩以蟬為主題,表現了蟬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狀態和生命態度。蟬是夏季的代表性昆蟲,以其嘹亮的鳴叫聲而聞名。詩詞通過蟬的形象來探討人生的價值觀和生命的意義。
賞析:
詩的開頭寫道“自下高升木杪問”,形象地描繪了蟬在高處鳴叫的情景。蟬身處高處,以嘹亮的聲音問候著遠方。接著,“風為呼吸露為餐”,描繪了蟬以風作為呼吸的依靠,以露水作為滋養的食物。這里,蟬以自然元素為生命的支撐,表現出一種依賴于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態度。
然后,詩中提到雖然有人討厭蟬的高亢聲音,但仍然比那些屈從于低下境地的人更勝一籌。這里蟬與低頭推糞的人形成對比,暗示了蟬對于人生態度的思考。盡管蟬的聲音被認為吵鬧,但蟬堅持發出聲音,象征著堅守真實自我的勇氣和追求獨立的精神。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蟬這一形象寓意,寄托了作者對于人生態度的思考和表達。蟬在自然界中以其獨特的聲音和生存方式,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追求自由與獨立的精神,引發人們對于生命價值和自我意識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