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步 / 作者:姜特立 |
晚來行野色,晴意滿江山。
舊得貧中樂,今於老后閒。
淵明五柳下,顏子一瓢間。
此道如能會,孤標下可攀。
|
|
野步解釋: 《野步》是姜特立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為主題,展現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
晚來行野色,晴意滿江山。
舊得貧中樂,今於老后閒。
淵明五柳下,顏子一瓢間。
此道如能會,孤標下可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詩人的行走和觀察,呈現了晚霞染野色的美麗景象,以及晴朗天空下江山的壯麗景致。詩人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出大自然的魅力,以及晴朗明媚的氣氛。
詩人在詩中也表達了一種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他提到自己年輕時貧困卻能從中找到快樂,而如今年老之后卻更加得閑,似乎在暗示人生的變化和對年華逝去的思考。這種對生活變遷和人生意義的思考,給予了詩詞更深層次的含義。
詩中還出現了兩個歷史人物的名字,分別是淵明和顏子。淵明是東晉時期的文學家,五柳是他隱居的地方;顏子是戰國時期的學者,一瓢是他喝酒的器具。詩人通過引用這兩個人物和相關的事物,顯得格調高遠,也暗示了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尊重。
最后兩句"此道如能會,孤標下可攀"表達了詩人對于通達真理的渴望。"此道"指的是對生活和人生的領悟,詩人希望能夠理解這個道理,以便在人生的旅途中攀登到更高的境界。"孤標"則象征著追求卓越和獨立,詩人希望自己能夠超越現狀,追求更高更遠的目標。
總的來說,這首《野步》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敏感和對人生意義的追求,同時體現了一種豁達和積極向上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