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 / 作者:姜特立 |
合居瑣闥蔭庭槐,底事康衢走俗埃。
莫買漁舟便歸去,好提鴻筆記方來。
湖山剩有詩神助,事業寧須官鬼催。
知道此綸未施用,出屯行矣掃云雷。
|
|
再和解釋: 《再和》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瑣居的生活環境和對瑣事的態度,表達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表達了他對詩歌創作的堅持和對成功的渴望。
詩中提到了合居的瑣事、塵埃擾亂的康衢、漁舟歸去、提筆記事等等,這些瑣碎的日常細節突顯了詩人希望遠離塵囂、追求寧靜的心態。詩人用“瑣闥蔭庭槐”來形容居所,表達了他追求清凈的愿望。他愿意放棄繁忙的世俗生活,回歸簡樸的自然環境。漁舟歸去象征著詩人希望回到寧靜的生活中,遠離喧囂和紛擾。同時,提鴻筆記錄方來,表明詩人對詩歌創作的堅持和對成功的渴望,他希望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詩中提到了湖山和詩神助,湖山是指美麗的自然景色,而詩神助指的是靈感和創作的力量。這表明詩人相信自然的美景和靈感的降臨能夠幫助他創作出更好的詩歌作品。然而,詩人也意識到事業的推動需要官鬼的催促,這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現實處境,他們需要依附于官府來推動自己的事業發展。
最后兩句“知道此綸未施用,出屯行矣掃云雷”,詩人表達了對自己才華未得到施展的遺憾和對未來的期待。他意識到自己的才華還未得到充分的發揮和認可,但他并不氣餒,相信自己的才華終將得到展現,未來會有更好的機遇等待著他。
總的來說,《再和》表達了詩人姜特立追求寧靜生活、遠離世俗紛擾的愿望,同時展現了他對詩歌創作的堅持和對成功的渴望。詩中運用了自然景色和瑣碎日常生活的描寫,通過對比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