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堂鞏先生挽詩三首 / 作者:姜特立 |
綰章南北異,轉首死生分。
手澤空遺墨,書簽冷舊蕓。
行須潘岳誄,碑已蔡邕文。
身后無儋石,玄成似子云。
|
|
山堂鞏先生挽詩三首解釋: 《山堂鞏先生挽詩三首》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綰章南北異,轉首死生分。
手澤空遺墨,書簽冷舊蕓。
行須潘岳誄,碑已蔡邕文。
身后無儋石,玄成似子云。
譯文:
綰章南北分別,轉首間隔生死。
手中澤被空留墨痕,書簽冷漠而古舊。
行去需潘岳才能吊唁,碑上刻有蔡邕的文章。
離世后無法得到儋石(墓碑),玄成(指作者)就像子云一般飄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對已故的山堂鞏先生的悼念和緬懷之情。詩中通過運用對比和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先生的思念之情和對生死的思考。
首聯“綰章南北異,轉首死生分”以南北形成鮮明對比,暗喻生死的分別。詩人轉過頭來,意味著他在面對死亡時產生了深刻的思考。在這個世界上,人們的身份和地位可能迥然不同,而生死的界限卻是人人都要面對的。
接著,詩人用“手澤空遺墨,書簽冷舊蕓”來表達對逝者的思念之情。手中的墨痕已經干涸,書簽變得冷漠而古舊,這象征著逝去的先生已經不再存在于世間。詩人在此暗示,即使物質的遺留或記憶的存在,也無法填補逝者離去所帶來的空缺和失落。
下聯“行須潘岳誄,碑已蔡邕文”則提到了潘岳和蔡邕,兩位已故的文人。詩人希望以他們的才華和墓志銘來表達對山堂鞏先生的哀悼之情,體現了作者對先輩文人的尊敬和推崇。
末聯“身后無儋石,玄成似子云”則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命運的思考。儋石是墓碑的一種,它象征著對逝者的紀念和尊重。然而,詩中提到身后無儋石,暗示著作者對自己的命運的不確定和渺茫。玄成指作者自己,將自己比作子云,形容自己在世間飄渺不定,與逝者相似。
整首詩詞以悼念逝者為主題,通過描寫對逝者的思念、對生死的思考以及對自身命運的擔憂,表現出詩人對逝者的尊重和對人生的思索。同時,通過運用對比和象征手法,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表達的深度,給讀者留下了一種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