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徐判院見惠詩篇 / 作者:姜特立 |
姚魏誰教混草萊,今朝老眼為君開。
建安自有親衣缽,知道詩翁不姓梅。
|
|
和徐判院見惠詩篇解釋: 詩詞:《和徐判院見惠詩篇》
中文譯文:
姚魏誰教混草萊,
今朝老眼為君開。
建安自有親衣缽,
知道詩翁不姓梅。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詩人在這首詩中以寫景抒懷的形式,表達了對友人徐判院贈詩的感激之情。詩中借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示了詩人的深情厚誼和對詩人身份的自豪。
賞析:
這首詩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感激之情。首句"姚魏誰教混草萊",以古代人名"姚魏"指代自然界的植物,暗示著草木茂盛,自然繁榮的景象。而"混草萊"則表示混雜的草叢,借以比喻各種各樣的詩篇。接著的"今朝老眼為君開",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徐判院的贊賞和感激之情,將自己的目光比喻為老眼,表示自己對徐判院的贈詩,如同眼睛看到了美好的事物一樣。
接下來的兩句"建安自有親衣缽,知道詩翁不姓梅",出自《世說新語》中的典故,詩人用來表達自己的身份和對友人的了解。"建安自有親衣缽"指的是三國時期建安七子中的袁紹,他是袁家的后代,因此有權有勢,也有自己的特權。"知道詩翁不姓梅"則指的是梅花,梅花是袁紹的家族花卉,而詩人姜特立并非袁家的后代,但通過自己的才華和詩文,證明了自己的身份和價值,表達了自己的自信和自豪。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典故的引用,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時展示了詩人的自信和對自己身份的認同。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深情厚意地表達了友誼和自豪感,給人以溫暖和共鳴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