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故園述懷呈唐伯憲 / 作者:姜特立 |
三徑元須近,吾廬亦庶幾。
稍晴頻縱步,遇雨不愁歸。
夕暗兒篝火,晨饑婦餉炊。
棧羊遠可炙,櫪馬不須鞿。
引路犬先到,慣人禽懶飛。
有時攜曠士,把酒更論詩。
松露滴行帳,山風(fēng)吹舞衣。
吾生身外足,此樂里中稀。
嘆息游嵩館,前賢意重違。
|
|
歸故園述懷呈唐伯憲解釋: 《歸故園述懷呈唐伯憲》是宋代姜特立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三徑元須近,吾廬亦庶幾。
稍晴頻縱步,遇雨不愁歸。
詩人說,我家住在離三條小徑很近的地方,我的小屋也算得上是個安逸之地。當(dāng)天氣稍微晴朗一些,我就常常幾步就走到外面。即使遇到下雨,我也不擔(dān)心回家。
夕暗兒篝火,晨饑婦餉炊。
棧羊遠可炙,櫪馬不須鞿。
在黃昏時分,篝火的光芒逐漸昏暗下來。早晨時,當(dāng)我感到饑餓時,妻子已經(jīng)開始做飯了。放牧的羊只需要走遠一點,就可以炙烤了,而馬匹也不需要束縛。
引路犬先到,慣人禽懶飛。
有時攜曠士,把酒更論詩。
我家的狗會先行引路,習(xí)慣了生活在這里的鳥兒已經(jīng)變得懶散,不怎么飛翔了。有時候我會帶著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喝酒、討論詩詞。
松露滴行帳,山風(fēng)吹舞衣。
吾生身外足,此樂里中稀。
帳篷上的松露滴下來,山風(fēng)吹動著我的衣裳。我發(fā)現(xiàn)我的生活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質(zhì)財富,真正的樂趣在于這些生活中的稀缺之處。
嘆息游嵩館,前賢意重違。
我為曾經(jīng)游歷嵩山的大賢之人感到悲嘆,因為我無法與他們親身相會,無法與他們共享他們的智慧和見解。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的歸園田居之情。他描述了自己的家園和生活,強調(diào)了簡樸和自然的美。盡管生活簡單,但詩人感到滿足和快樂,他不追求世俗的榮華富貴,而是享受著家庭、自然和詩歌帶來的樂趣。詩詞中融入了對過去賢人的景仰和懷念,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深思。整首詩意境清新,表達了作者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