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海樓晚景五絕 / 作者:蘇軾 |
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相顧雪成堆。
従今潮上君須上,更看銀山二十回。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yīng)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青山斷處塔層層,隔岸人家喚欲應(yīng)。
江上秋風晚來急,為傳鐘鼓到西興。
樓下誰家燒夜香,玉笙哀怨弄初涼。
臨風有客吟秋扇,拜月無人見晚妝。
沙河燈火照山紅,歌鼓喧喧笑語中。
為問少年心在否,角巾欹側(cè)鬢如蓬。
|
|
望海樓晚景五絕解釋:
《望海樓晚景五絕》是蘇軾于宋代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望海樓晚景五絕
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相顧雪成堆。
従今潮上君須上,更看銀山二十回。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yīng)須好句夸。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青山斷處塔層層,隔岸人家喚欲應(yīng)。
江上秋風晚來急,為傳鐘鼓到西興。
樓下誰家燒夜香,玉笙哀怨弄初涼。
臨風有客吟秋扇,拜月無人見晚妝。
沙河燈火照山紅,歌鼓喧喧笑語中。
為問少年心在否,角巾欹側(cè)鬢如蓬。
詩詞中文譯文:
望海樓晚景五絕
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相顧雪成堆。
從今以后,潮水會上漲,更可觀賞銀山二十回。
橫風吹雨斜入樓,壯麗景象應(yīng)該頌揚。
雨過潮平江海波瀾不驚,閃電時而像掣動紫金蛇。
青山中斷,塔樓層層疊疊,隔岸的人家呼喚著應(yīng)答。
江上的秋風傍晚急促而來,為傳達鐘鼓的聲音到西興。
樓下有人家在燒夜香,玉笙吹奏著悲哀的曲調(diào),夜涼初生。
在微風中,有客人吟唱著秋扇,拜月卻無人看見晚妝。
河邊的燈火照亮了山巒的紅暈,歌聲與鼓點喧鬧、笑語盈耳。
我想問問少年人的心在何處,斜戴的角巾像蓬松的發(fā)髻一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望海樓晚上的景象,以及其中的人物和情感。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描繪,展現(xiàn)了作者對大自然壯麗景色的贊美,以及對人世間繁華喧囂的思考。
首先,詩人以海濤沖擊漲潮的景象開篇,樓前積雪成堆,形容了大自然的宏偉和力量。接著,他鼓勵讀者從今以后,要去欣賞更多的美景,比如銀山的迭翠和變幻。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風雨斜入樓中,表達了自然環(huán)境的變幻莫測,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這一景象的贊嘆之情。雨過之后,海面平靜如鏡,閃電時而掠過,如同紫金蛇般閃耀奪目。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樓下的人們燒香、吹玉笙,以及樓上的客人吟唱秋扇,但卻無人欣賞晚妝。這些場景營造出熱鬧喧囂的氛圍,歌聲、鼓點和笑語交織在一起。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疑問。他希望知道年輕人的內(nèi)心在哪里,他們戴著斜角巾,鬢發(fā)如蓬松的樣子,可能指的是年輕人的思想和態(tài)度與傳統(tǒng)有所偏離。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描繪,展示了蘇軾對美景的贊美和對人世間變幻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以及對自然、人物和情感的交融,表達出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蘇軾在宋代文學中的才華和風采,也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人生的哲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