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德承致政病后得詩且以見賀 / 作者:姜特立 |
上恩鼎至愧叨逾,退省何嘗有碩膚。
甘作一麾山吏部,不為三敗管夷吾。
想思夢想江湖隔,熟誦篇章錦繡鋪。
無妄疾來終易愈,豈容醫(yī)砭值庸夫。
|
|
陳德承致政病后得詩且以見賀解釋: 《陳德承致政病后得詩且以見賀》是宋代詩人姜特立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向恩主陳德承表達我的愧疚,他的恩德使我感到無比的慚愧。在退隱之后,我從未有過如此高貴的地位。寧愿做一位卑微的山吏,也不愿像管夷吾那樣遭受三次失敗的恥辱。思念和夢想隔絕了江湖,我熟讀書卷,品味其中的錦繡之美。雖然我患了無妄之疾,但很快就會康復,豈能容忍庸醫(yī)的治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姜特立對陳德承的感激之情和自責之情。姜特立深感自己不能與陳德承相提并論,對陳德承的恩德感到愧疚。他寧愿放棄社會地位,過上簡樸的生活,也不愿意承受失敗和恥辱。盡管他遠離江湖,但他通過閱讀書籍,仍然能夠感受到知識的美好。他相信自己的疾病不會持續(xù)太久,并且不愿接受無能的醫(yī)生的治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作者的內心獨白,展現了他對陳德承的敬仰和自責之情。作者深感自己無法與陳德承相比,盡管他在文學方面有所成就,但他對陳德承的恩德感到無比的愧疚和慚愧。作者表達了自己寧愿過簡樸生活、寧愿放棄社會地位,也不愿忍受失敗和恥辱的態(tài)度。他遠離江湖,但通過閱讀書籍,他能夠感受到知識的美好。作者相信自己的疾病不會持續(xù)太久,并且拒絕接受無能的醫(yī)生的治療,表現出堅強和自信的一面。
整首詩詞充滿了憂郁和自責的情感,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掙扎。通過對陳德承的贊美和自我反思,詩詞傳遞了一種對恩德的感激和自己無法與偉人相提并論的自卑情緒。同時,作者表達了對知識的追求和對庸醫(yī)的不屑,彰顯了自己的堅持和自信。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讓讀者體會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沖突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