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庵 / 作者:姜特立 |
吾師自有庵,何必從人借。
聞道架虛空,大千同一舍。
|
|
借庵解釋: 《借庵》是姜特立所作的一首詩詞,宋代的作品。下面為您提供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師傅有他自己的庵,何必向他人借。聽說修行能超脫塵世,大千世界都是同一個住所。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修行和超脫塵世的思考和追求。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修行之地,不需要借用他人的庇護。詩人對修行的理解超越了物質的界限,認為大千世界都是同一個精神歸宿。
【賞析】
《借庵》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修行和精神追求的關注。以下是對這首詩的賞析:
首先,詩人提到了他師傅擁有自己的庵,暗示了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修行之地。借庵的動作象征著依賴和借助他人,而詩人明確表示不需要借用他人的庇護,顯示了他對獨立修行的追求。
其次,詩人提到了修行可以超脫塵世,架設虛空的道路。這里的虛空可以理解為超越物質世界的精神領域,修行者通過修煉心性和精神追求,在虛空中建立自己的存在。詩人將修行與超脫塵世聯系在一起,表達了對世俗束縛的超越和追求心靈自由的渴望。
最后,詩人以大千同一舍作結,強調了所有修行者都屬于同一個住所,意味著在精神層面上的統一和共通。無論修行者來自何處,他們的追求和歸宿都是相同的。這種大千同一的理念體現了詩人對人類共同性和超越個體的思考,具有普世的價值。
總體而言,姜特立的《借庵》通過簡練的語言描繪了修行者獨立自主的精神追求,表達了對超越塵世的向往和對大千世界的理解。這首詩以簡約而深邃的風格,引發人們對修行、超越和人類共通性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