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卯元宵多雨 / 作者:姜特立 |
臘前雨勢已翻盆,臘后淋淳到上元。
燈火不張蟾彩暗,笙簫有禁霤聲喧。
麥田聞道水盈尺,里巷想應泥設門。
悶坐孤吟無好況,三杯冷落對黃昏。
|
|
乙卯元宵多雨解釋: 《乙卯元宵多雨》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臘前雨勢已翻盆,
臘后淋淳到上元。
燈火不張蟾彩暗,
笙簫有禁霤聲喧。
麥田聞道水盈尺,
里巷想應泥設門。
悶坐孤吟無好況,
三杯冷落對黃昏。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元宵節期間多雨的景象,以及作者在雨夜中的孤寂和無奈之情。臘前的雨水如注,傾瀉而下,臘后仍然淋漓不斷,一直持續到上元節。燈火因為雨勢熄滅,月亮也被云層遮擋,失去了光彩。在這樣的環境下,笙簫的聲音卻不受限制地傳遍了空氣,喧囂動人。麥田里的水已經漲到腳踝,人們的住所也被泥水所困擾。作者孤獨地坐在屋里,默默吟唱,沒有好的境遇,三杯酒也冷落了,對著黃昏的景象。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寒冷、潮濕的元宵節夜晚。通過對天氣和環境的描寫,詩人展現了他內心的孤寂和無奈。雨水的傾瀉和淋漓不斷,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于不盡的雨水的無奈感。與此同時,詩中的燈火和笙簫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凸顯了夜晚的喧囂和繁忙,與詩人的孤獨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麥田的泛濫和人們的住所被泥水所困擾,增加了一種凄涼的氛圍。最后,作者孤獨地坐著,默默吟唱,表達了他在這樣的環境下的無奈和寂寞。整首詩憑借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生動地描繪了一個特殊的節日夜晚,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