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潘叔玠皆山樓 / 作者:姜特立 |
環(huán)滁皆名山,正以醉翁重。
翁時方在郡,朱墨猶遮擁。
君今建斯樓,再食祠官俸。
雅契醉翁心,而無醉翁冗。
看山應更真,物物皆凈供。
便尋廬霍期,莫作京洛夢。
只恐難久閒,移文北山諷。
愿堅仁者守,用靜以觀動。
|
|
賦潘叔玠皆山樓解釋: 《賦潘叔玠皆山樓》是宋代姜特立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環(huán)繞滁州的山巒,皆以醉翁之名著稱。
醉翁此刻正身處在這個地方,
紅色和墨跡依然掩蓋著他。
尊貴的君主,您現(xiàn)在建起了這座樓閣,
再次享用著官俸。
雅契的醉翁的心,卻沒有塵世的煩惱。
欣賞山景應該更加真切,
每一物都潔凈而可供奉。
請不要尋找廬山或者霍山的時機,
也不要做京城或者洛陽的夢想。
只是擔心這份寧靜不會長久,
我將把這篇文章帶到北山寄語。
愿那些堅守仁德的人們保持不變,
保持寧靜以觀察世事的變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山水和內心寧靜的向往,并通過對醉翁和君主的對比,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觀。
詩中描述了環(huán)繞滁州的名山,這些山巒以醉翁之名聞名,暗示著醉翁的豁達和灑脫。醉翁在山間生活,心境寧靜,沒有被世俗的紛擾所困擾,他的心境如同山水一般純凈,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寧靜。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君主,他建起了樓閣,再次享受著官俸,但他的心境卻不如醉翁般寧靜,被塵世的煩惱所困擾。通過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內心寧靜和清凈生活的向往,認為只有心境寧靜的人才能真正欣賞到自然的美妙。
詩中還提到了廬山和霍山,以及京城和洛陽,這些地方都代表了繁華和喧囂的世界。詩人告誡讀者不要尋求在這些地方尋找寧靜和心靈的滿足,不要被功名利祿所迷惑,而是應該保持內心的寧靜,用平靜的態(tài)度觀察世事的變動。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內心寧靜和清凈生活的向往,通過對比醉翁和君主的生活態(tài)度,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山水和寧靜心境的贊美,并提出了保持內心寧靜觀察世事的價值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