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華亭黃用之 / 作者:姜特立 |
陸機不聽華亭鶴,張翰還思吳郡鱸。
何似故人無一事,菊花時節獨攜壺。
|
|
寄華亭黃用之解釋: 《寄華亭黃用之》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寄給華亭的黃用之,
陸機未曾聽到華亭的鶴聲,
張翰仍然思念吳郡的鱸魚。
怎能與故人無一事呢?
菊花盛開的時節,我獨自帶著壺,
一人品味孤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思念之情。華亭和吳郡都是當時著名的地方,分別象征著華麗和繁華。詩人通過華亭的鶴和吳郡的鱸魚來象征著兩個不同的世界,暗示了他與這些繁華世界的隔閡。詩人無法感受到華亭的鶴聲,也無法忘懷吳郡的美味,這使得他感到與故人漸行漸遠,孤獨無助。在菊花盛開的時節,他獨自帶著壺,享受著寂靜和孤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通過對華亭和吳郡的象征性描繪,展現了詩人與世界的隔離和孤獨。詩人通過華亭鶴和吳郡鱸魚這兩個具體的形象,將自己與繁華的世界對立起來。華亭鶴象征高雅和高尚,吳郡鱸魚象征美味和快樂,而詩人卻無法親身體驗其中的樂趣。他感到與故人漸行漸遠,心中孤獨而寂寞。在菊花盛開的時節,他獨自帶著壺,寄托著對寂靜和孤獨的追求。整首詩詞通過對比的手法,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展現了他與世界的疏離感和對純粹寂靜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