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人 / 作者:姜特立 |
自古詩人多坎壈,早達唯有蘇長公。
流離嶺外七年謫,受盡人間半世窮。
我方六十遇明主,前此獨臥空山中。
豈唯食粥動經月,門外往往羅蒿蓬。
嗚呼詩人天愛惜,不與富貴唯窮空。
彼蒼於我亦厚矣,但畀明月和清風。
|
|
詩人解釋: 《詩人》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姜特立。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世間的坎坷經歷和對貧困生活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內心追求的渴望。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自古以來,詩人多為世所困擾,
唯有蘇長公早早成名。
流離嶺外,七年遭受放逐,
在人間受盡了半生的貧困。
我已經六十歲,終于遇到了明主,
之前我獨自躺臥在空山中。
雖然只能吃些粗糧過活,
門外常常長滿了野草和蒿。
唉,詩人是上天所寵愛的,
不追逐富貴,只追求虛空的貧窮。
上天對我也是慈愛的,
只讓我與明月和清風為伴。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的遭遇和心境,表達了詩人對物質財富的淡漠態度,以及對自然之美和精神追求的珍視。詩人在世俗的困境中,仍然堅守著詩歌的理想,并感慨詩人的生存狀態與命運。詩中的明月和清風象征著純粹和高尚的精神境界,詩人希望能夠與之為伴,追求內心的自由與寧靜。
這首詩詞揭示了詩人的堅韌和追求,以及對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思考。詩人通過對自然的描繪和對自己命運的反思,表達了對純粹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的才情和對詩歌創作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