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用前韻 / 作者:蘇軾 |
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
紛紛初疑月掛樹,耿耿獨與參橫昏。
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鶴棲荒園。
天香國艷肯相顧,知我酒熟詩清溫。
蓬萊宮中花鳥使,綠衣倒掛扶桑暾。
抱叢窺我方醉臥,故遣啄木先敲門。
麻姑過君急灑掃,鳥能歌舞花能言。
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黏空樽。
(嶺南珍禽有倒掛子,綠毛紅喙,如鸚鵡而小,自東海來,非塵埃中物也。
)
|
|
再用前韻解釋: 《再用前韻》描繪了一個山村的景象,通過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詩的開篇以羅浮山下的梅花村為背景,將梅花比喻為玉雪,把梅花的堅強和純潔表現得淋漓盡致。接著,詩人描述了夜晚的景色,夜幕降臨,月亮掛在樹上,與昏暗的天色相互輝映,給人一種模糊而美麗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寫到自己,形容自己是一個在江海邊居住的知識分子,與世隔絕,宛如病鶴棲息在荒廢的園子里,寂寞而清幽。他感嘆自己與世俗之美的無法相得益彰,只有他自己能夠領略到酒的熟香和詩的清溫。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以蓬萊宮為背景,描繪了那里的花鳥使,他們穿著綠色的衣服,倒掛在扶桑樹上,享受陽光之下的美好。他們通過派遣啄木鳥敲門來打擾詩人,這是一種嬉戲的方式,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與自然的親密關系。
最后,詩人提到麻姑,她匆匆過去,急忙地幫助詩人打掃,而鳥兒能歌舞,花朵能言語。但當酒醒之后,人們離散,山靜寂無聲,只有落下的花瓣黏附在空蕩蕩的酒杯上。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內心的孤獨、清靜和對美的追求。詩中運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和意象,使詩意更加深遠。詩人借助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抒發了對于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內心之間關系的思考和感悟。詩中融入了對自然美、藝術美和人文情感的思索,呈現出深邃的意境和情感世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深刻的內涵,展現了蘇軾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使人領略到了詩人獨特的藝術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