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箏 / 作者:姜特立 |
鶢鶋設鐘鼓,固已非所樂。
我今對秦箏,聽之亦藐藐。
老人難遣日,藉此慰牢落。
此意只有知,勿令兒輩覺。
|
|
聽箏解釋: 《聽箏》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姜特立。這首詩詞以詠古為題材,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之感。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鶢鶋設鐘鼓,固已非所樂。
在古代,鶢鶋是一種古老的樂器,而鐘鼓則是古代宴會中常見的樂器。然而,這些樂器已經不再能帶給詩人快樂。
我今對秦箏,聽之亦藐藐。
現在,我彈奏著秦箏,但即便如此,聽起來也是平淡無奇的。
老人難遣日,藉此慰牢落。
年老的人很難消磨時間,因此他們借著這種平淡的音樂來安慰內心的孤獨和落寞。
此意只有知,勿令兒輩覺。
這種情感只有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理解,不要讓年輕的一代感受到這種無常的心境。
這首詩詞通過對古樂器與現實音樂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之感。樂器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象征著人們尋求安慰和快樂的努力。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努力似乎變得虛幻和無力。詩人通過描繪老人借著平凡的音樂來安撫自己的心靈寂寞,以及警示年輕一代不要忽視生活中的無常,表達了對于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性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詞以簡潔樸實的語言傳達出作者的情感,給人一種淡然而憂傷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