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泛西湖五絕 / 作者:蘇軾 |
三更向闌月漸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誰料得,看到蒼龍西沒時。
|
|
夜泛西湖五絕解釋:
《夜泛西湖五絕》是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三更時分,明月正緩緩西垂,
正要落下卻停留在空中,景象異常奇特。
明天的人們能預料得到嗎?
看到蒼龍西湖消失時。
這首詩描繪了夜晚在西湖泛舟的情景,并帶有一些隱喻意味。詩人蘇軾以寫景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時光流轉(zhuǎn)、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詩人以"三更向闌月漸垂"描繪了夜晚的時刻,明月已經(jīng)開始緩緩西斜。"欲落未落景特奇"則表達了月亮在落下之前突然停留的奇特景象,暗喻了人生中不確定的變化和未來的不可預測性。
接下來的兩句"明朝人事誰料得,看到蒼龍西沒時"則暗示了人們對未來的無法預測和事物的消逝。"明朝人事"指的是明天的事情,"誰料得"意味著無法預見。"蒼龍西沒"則是指西湖的景色逐漸消失,暗喻人事消逝的無常。
整首詩通過對夜晚西湖景色的描繪,折射出人事無常、時光流轉(zhuǎn)的主題。蘇軾以簡潔的詞語和景物描寫,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未來的思考。這首詩寓意深遠,賦予了自然景物以人性化的特質(zhì),引發(fā)讀者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同時,蘇軾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寧靜、寂靜的夜晚,營造出一種靜謐、神秘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