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驟寒擁爐 / 作者:姜特立 |
雪霰曉漫漫,天公剩作寒。
林梢棲白風,爐焰舞紅鸞。
|
|
驟寒擁爐解釋: 詩詞:《驟寒擁爐》
朝代:宋代
作者:姜特立
《驟寒擁爐》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清晨場景,以及在嚴寒中溫暖的爐火。作者巧妙地運用形象化的語言,展示了自然與人的對比,以及爐火給予人們的溫暖和希望。
詩意:
雪花像霰一樣紛紛飄落,天空中充滿了嚴寒的氣息。大自然似乎與人類不悅地剩下這酷寒的天氣。然而,林梢上卻停棲著潔白的微風,爐火中跳動的火焰則像紅鸞一般飛舞。這些形象給人一種溫暖和希望的感覺,使人們感受到即使在嚴寒的冬天,仍有溫暖的存在。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溫暖和希望的追求。雪花的落下和嚴寒的天氣給人一種寒冷的感覺,但林梢上的微風和爐火的明亮卻給人帶來了溫暖的感受。這種對比和轉折使詩歌更加生動有趣。
詩中的"白風"和"紅鸞"是通過對自然元素的擬人化來增加表現力。潔白的微風停在林梢,好像一個小鳥棲息在那里,為人們帶來了一絲溫暖。爐火中跳動的火焰則像紅鸞一般,它們舞動著,散發出溫暖的光芒,給人們帶來一種希望和生機。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溫暖和希望的渴望,展示了在寒冷的冬天中,人們仍然可以尋找到溫暖和喜悅。這種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使詩歌生動而富有表現力,給讀者帶來了一種視覺和感官上的享受,同時也引發了對溫暖和希望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