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負暄 / 作者:姜特立 |
不是羲和德澤流,寒鄉何處覓溫柔。
絕憐天上黃綿襖,大勝人間紫綺裘。
旋挾胡麻隨景轉,更攜書卷與閒謀。
天和妙處誰能會,欲獻君王卻自羞。
|
|
負暄解釋: 《負暄》是宋代姜特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分析、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是羲和德澤流,
寒鄉何處覓溫柔。
絕憐天上黃綿襖,
大勝人間紫綺裘。
旋挾胡麻隨景轉,
更攜書卷與閒謀。
天和妙處誰能會,
欲獻君王卻自羞。
詩意:
這首詩起初表達了一種遺憾的情緒,作者認為自己沒有得到天上的榮耀和恩澤,無法在寒冷的鄉間找到溫柔之感。然而,接下來描繪了天上的黃色綿襖,將其與人間的紫色絲裘相比較,認為天上的黃襖更加珍貴、勝過人間的紫絲裘。詩詞的后半部分則表達了作者的自嘲和自省,他抱著胡麻,隨著景色的變化而旋轉,攜帶著書卷和空謀。最后兩句表達了天上的妙處無人能懂,盡管作者渴望以此獻給君王,但他卻感到羞愧。
賞析:
《負暄》以對比的手法,通過描繪天上的黃襖和人間的紫絲裘,表達了作者對天上榮耀的向往和對人間虛浮的不屑。詩詞中的自嘲和自省展現了作者深思熟慮的一面,他意識到自己對于天和妙處的理解有限,并因此感到羞愧。整首詩詞以簡潔、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