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禍福 / 作者:姜特立 |
君子兒短拙,動或福隨之。
小人最狡獪,往往觸禍機。
巧者極人力,拙者無所為。
巧拙不必問,天道自平夷。
|
|
禍福解釋: 《禍福》是姜特立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一種關于命運和人性的觀察和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禍福》中文譯文:
君子兒短拙,
動或福隨之。
小人最狡獪,
往往觸禍機。
巧者極人力,
拙者無所為。
巧拙不必問,
天道自平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君子和小人兩種不同人性的對比,反映了人的命運和行為所帶來的禍福。詩中提到君子的短拙,意味著君子的才智和能力相對有限,但當君子行動時,福禍往往會隨之而來。相比之下,小人最為狡獪,常常會觸動禍患的機制。
詩中還提到了巧者和拙者。巧者憑借著極高的人力和智慧,能夠創造奇跡,而拙者則無所作為。然而,詩人指出巧拙并不需要過多的評判和詢問,因為天道自有一種平衡的規律。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揭示了人生的真相,它傳達出一種深刻的哲理:人的才智和能力并非決定福禍的唯一因素,而是命運和天道的平衡所決定。人們不應過于自負或自卑,而是應該順應天道,平和對待人生的起伏和變化。
這首詩詞運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通過對君子、小人、巧者和拙者的對比,揭示了人性和命運的復雜性。它引導讀者思考人生的真諦,提醒我們在面對禍福時保持平和的心態,順應天道的安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