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 作者:蘇軾 |
水光灩瀲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
|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解釋:
詩詞:《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水光灩瀲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中文譯文:
湖水的光芒閃爍,晴天才顯得美好,
山色蒙上一層雨霧也別有一番奇妙。
如果把西湖比作西子(西施),
無論是淡妝還是濃抹,都相得益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蘇軾寫于宋代的作品,以描繪西湖的美景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湖光山色的感嘆。
首句“水光灩瀲晴方好”,通過描繪湖水的光芒閃爍,表達出晴天的美麗和宜人的感覺。這句話中的“灩瀲”形容詞充分展現了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
接著,下半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述了山色被雨霧籠罩的景象,給人一種神秘而奇特的感覺。這里的“空蒙”描繪了山色朦朧的效果,與前半句的晴天形成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通過將西湖比喻為西子,表達了對西湖秀美的贊美。西子是古代美女西施的別稱,將湖水和美女聯系在一起,強調了西湖的婉約和秀美之處。詩人認為無論是淡妝還是濃抹,都與西湖的美景相得益彰,相得益彰。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對湖水、山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賞之情。通過將西湖與美女相比,進一步抒發了對西湖的贊美之情。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表達出作者對自然美的獨特感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