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覓龍涎巧石 / 作者:姜特立 |
甲蠡淺俗棗仍昏,沉水龍涎氣最芬。
敢望凝香如燕寢,竹爐聊欲試氤氳。
|
|
覓龍涎巧石解釋: 《覓龍涎巧石》是宋代詩人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甲蠡淺俗棗仍昏,
沉水龍涎氣最芬。
敢望凝香如燕寢,
竹爐聊欲試氤氳。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姜特立在甲蠡的淺俗環境中,他渴望尋找一塊珍貴的巧石,這塊石頭被稱為「龍涎」,是沉入水底的龍吐出的珍貴之物。姜特立希望能夠感受到龍涎所散發的芬芳氣息,就像燕子在溫暖的巢中沉睡一樣。他決定在竹爐中試著營造一種神秘的氛圍,以期達到這種感受。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龍涎巧石的描述,抒發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姜特立使用了淺俗的背景來對比表達他的情感,顯示了他對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對高雅的向往。詩中的「甲蠡淺俗棗仍昏」一句,描繪了甲蠡的平庸和淺薄,與詩人渴望追求真善美的內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沉水龍涎氣最芬」一句,通過描寫龍涎的香氣來強調其珍貴和獨特,這種香氣被詩人視為至高無上的美好。詩人希望能夠凝聚這種美好,與燕子在優美環境中沉睡相提并論,表達了對高貴生活的渴望。
最后兩句「敢望凝香如燕寢,竹爐聊欲試氤氳」,詩人決定在竹爐中試圖營造一種神秘的氛圍,以期能夠體驗到龍涎的香氣。這種氤氳的感覺可以被視作詩人內心對美好的追求和渴望的象征。
通過整首詩的描寫,詩人姜特立展示了他對高雅事物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通過描述龍涎巧石和竹爐的情景,表達了對精神世界和高貴生活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淺俗生活的厭倦。這首詩詞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通過意象和對比的手法,將詩人內心的情感和追求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