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原郡王南園詩二十一首·幽翠 / 作者:姜特立 |
萬竿翠竹擁山隅,時有風前一鳥呼。
公若來時罷簫鼓,盡收幽意入蓬壺。
|
|
平原郡王南園詩二十一首·幽翠解釋: 《平原郡王南園詩二十一首·幽翠》是宋代姜特立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描繪南園中幽翠的景色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對平靜寧謐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萬竿翠竹擁山隅,
時有風前一鳥呼。
公若來時罷簫鼓,
盡收幽意入蓬壺。
詩意和賞析:
《幽翠》這首詩詞以翠竹環繞的山隅為背景,通過描繪清風拂過時一鳥的呼喚,表達了幽靜、寧謐的氛圍。詩人以平原郡王的身份,將自然景物與宴樂相結合,彰顯了高貴品味和追求閑適生活的情懷。
詩中的萬竿翠竹形容了山腳下茂密的竹林,給人以一種繁茂、蔥郁的感覺。風吹過時,一只鳥發出呼喚聲,增添了生動的氣息和動態的元素。這里的一鳥呼聲,可能暗示著詩人孤寂的心境,也可以理解為自然界中的一聲問候,使整個景象更加生動。
詩的后半部分,以公若(平原郡王)來到這里為轉折。公若的到來使得簫鼓音樂停止,場面變得寂靜。這種寂靜并非消極,而是為了更好地欣賞幽靜的氛圍。作者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了對寧靜、悠閑生活的向往,希望將這份幽意完全收入蓬壺(指封閉的竹筒,象征收藏幽雅之物)。整首詩以幽翠為主題,通過描繪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這首詩詞通過精細入微的描寫,將自然景物與情感融為一體,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幽雅生活的追求。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寧靜和美麗,體味到作者對幽翠景色的喜愛和對平靜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為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舒適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