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古 / 作者:姜特立 |
中古風俗醇,田野多賢人。
沮溺識孔丘,漁父辭伍員。
后世多薄俗,往往妖孽作。
小則為勝廣,大則為莽卓。
物壞蟲生之,俗壞奸生之。
古道日已遠,嗚呼其可悲。
|
|
中古解釋: 《中古》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姜特立。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中古風俗醇,田野多賢人。
沮溺識孔丘,漁父辭伍員。
后世多薄俗,往往妖孽作。
小則為勝廣,大則為莽卓。
物壞蟲生之,俗壞奸生之。
古道日已遠,嗚呼其可悲。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中古時期的風俗和人們的品德。作者表達了對當時社會風氣純樸的贊美,稱贊田野間有許多有德行的人。他提到了對孔子的尊敬和漁父放棄官職的情節(jié),強調(diào)了對賢人和高尚行為的認可。
然而,作者也指出了后世社會的淪喪和墮落。他認為現(xiàn)在的社會往往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惡劣行為和邪惡之人。作者以小勝于大、勝于廣泛的方式,表達了對于日益衰敗的社會風氣的失望和憂慮。他認為這種墮落的現(xiàn)象是由于人們的道德敗壞和社會亂象所導致的。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中古時期和當代社會風氣的對比,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于社會逐漸墮落的憂慮之情。他認為中古時期的風俗純樸,人們道德高尚,而當代社會卻充斥著各種墮落和邪惡。詩中的對比手法十分巧妙,通過對賢人和邪惡人物的對比,以及小勝于大的觀點,突出了作者對于社會風氣衰敗的擔憂。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于道德價值觀的思考和呼喚,尤其是對于人們喪失傳統(tǒng)美德和道德規(guī)范的感嘆。它提醒人們應(yīng)該反思現(xiàn)代社會的價值觀,并努力恢復中古時期那種純樸和高尚的風俗,以實現(xiàn)社會的進步和繁榮。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和對比鮮明的形象,給人一種深思和警示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