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山 / 作者:姜特立 |
茫茫幾云山,中有萬古人。
人間有生死,出沒如浮云。
山云有銷歇,世人無斷絕。
所以西方尊,不言生與滅。
|
|
云山解釋: 《云山》是宋代詩人姜特立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云山的壯麗景象,并通過對云山與人生的對比,探討了生死和存在的含義。
詩中的“茫茫幾云山,中有萬古人”表達了云山的廣闊和深遠,隱喻著千百年來經歷過生死的人們。詩人通過描繪云山中的人群,呈現了人類歷史的延續和世代更替的景象。
詩句“人間有生死,出沒如浮云”將人生比作浮云般的出現和消失,強調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這種比喻同時也暗示了人類存在的虛無感和無常性。
詩中的“山云有銷歇,世人無斷絕”意味著云山會有消散的時刻,但人類的存在卻不會終結。無論是云山的銷歇還是人類的生死,都是自然界中的常態。
最后兩句“所以西方尊,不言生與滅”表達了詩人對生死觀的思考。西方尊指的是佛教中的西方極樂世界,詩人認為在那個境界中,生與滅已經超越了言語和概念,成為一種超越個體的存在狀態。
整首詩通過對云山、人生和生死的描繪,以及對生命無常性和超越存在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它呈現了對于生死轉換和存在的深刻思考,引發讀者對于生命和宇宙的思考和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