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右司挽詩 / 作者:姜特立 |
麟絕絕學冠名儒,科甲巍峨壓雋途。
兩作星郎歸省戶,五持玉節佩州符。
義倉睦族前賢少,猶子推恩舉世無。
忝竊親鄰違一奠,不堪老涕落寒須。
|
|
陳右司挽詩解釋: 《陳右司挽詩》是宋代姜特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陳右司挽詩
麟絕絕學冠名儒,
科甲巍峨壓雋途。
兩作星郎歸省戶,
五持玉節佩州符。
義倉睦族前賢少,
猶子推恩舉世無。
忝竊親鄰違一奠,
不堪老涕落寒須。
譯文:
麒麟不再繼承學問,超越了一代名儒,
科舉功名高聳,壓倒了同輩的道路。
兩位才俊歸來,星郎回到家鄉,
五次持節,佩戴州府的符印。
義倉糧倉富足,族中前賢寥寥可數,
即便是兒子推崇恩德,世人也無法相比。
我忝居于親鄰之中,不能參加送別儀式,
只能悲傷地流下孤寂的眼淚。
詩意:
這首詩詞是姜特立為陳右司挽歌而作。陳右司是一位杰出的學者,被譽為麒麟學者,也就是學富五車的意思。他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一代名儒。然而,盡管他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他追求的并不只是功名利祿,而是追求道德高尚和行為正直。
詩中提到了兩位才俊歸省,意味著他們完成了官職的使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五次持節,佩戴州府的符印,顯示了他們在地方政府中的重要地位。詩中還提到了義倉,表示陳右司一家以及他們的親屬都過著富足的生活,而這種富足并不是因為陳右司個人的功績,而是因為他們祖先的賢德。然而,詩人自稱忝居于親鄰之中,不能參加送別儀式,表達了自己對陳右司的敬仰之情,以及他自己的無奈和悲傷。
賞析:
《陳右司挽詩》通過對陳右司的贊美和自己的自責,表達了對陳右司高尚品德的敬佩和自己平凡之感的矛盾心情。詩人以樸實的語言描繪了陳右司的學識卓越和功績非凡,以及他和陳右司之間的差距。詩人對陳右司的稱贊充滿敬意,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和自責之情。
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如麒麟、科甲、星郎、玉節、州符等,這些意象都是象征著權力和榮耀的象征物,用來凸顯陳右司的卓越成就和地位。通過對比陳右司和自己的境遇,詩人展示了對陳右司的崇拜和自己的自慚形穢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情感和思想,既展現了對陳右司的贊美和敬仰,又透露出詩人內心的自卑和無奈。這種反差的表達方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詩詞更具感染力。
總的來說,姜特立的《陳右司挽詩》以樸素的語言和深刻的情感,贊頌了陳右司的學識和道德品行,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和自責。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現了作者對陳右司的敬佩和自己的無奈之情,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