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物 / 作者:姜特立 |
四時有代謝,卉物互相逾。
紅者方蕊萼,白者已芬敷。
人生一氣中,不出造化爐。
乘除無了時,逝者如斯夫。
愿作澗松老,莫作朝菌枯。
壽夭又在天,顏跖歸一途。
為顏不為跖,趣向各異殊。
已矣勿復言,有酒且歡娛。
|
|
感物解釋: 《感物》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季交替變化,花草互相超越。
紅色的花朵剛開放,白色的花朵已經芬芳四溢。
人的一生就像一口呼吸,無法離開造化的熔爐。
乘除運算無盡時刻,逝去的歲月就如此匆匆而過。
愿成為澗邊的老松樹,不愿成為朝露中枯萎的菌菇。
壽命長短只有天知道,顏色和歸宿都是相同的道路。
無論是顏色還是歸宿,追求的目標各不相同。
已經說夠了,不要再多言,拿起酒杯來歡樂吧。
詩意和賞析:
《感物》這首詩詞描繪了四季更迭、自然界的變化以及人生的無常。詩人通過對花草的描繪,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紅色的花蕊和白色的花瓣象征著生命的起承轉合,紅者代表著剛剛開放的花蕊,白者則代表已經芬芳四溢的花瓣,寓意著人生的成長和變化。人的一生就像一口呼吸,無法離開造化的熔爐,強調人生的命運和遭遇都受到天意的支配。
詩中還提到了乘除運算的概念,意味著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推移。逝去的歲月如同匆匆而過,強調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詩人表達了對長壽和美好歸宿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像澗邊的老松一樣經久不衰,不愿成為朝露中枯萎的菌菇,寄托了對長壽和有意義的人生的追求。
最后幾句詩中,詩人呼吁不要再多言,而是應該拿起酒杯來歡樂。這可以理解為詩人在面對人生的無常和短暫時,希望通過享樂和快樂來撫慰內心,以此表達對生命的熱愛和樂觀向上的態度。
總的來說,《感物》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界的變化和對人生的思考,抒發了詩人對生命的短暫、對長壽和美好歸宿的向往,以及對歡樂和享樂的追求。詩詞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慨和思考,同時也透露出詩人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