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荊公二首 / 作者:姜特立 |
老去生涯華子岡,年來得夫一繩床。
是非堯桀何須較,身世於今更兩忘。
|
|
和荊公二首解釋: 詩詞:《和荊公二首》
中文譯文:
老去生涯華子岡,
年來得夫一繩床。
是非堯桀何須較,
身世於今更兩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姜特立的生活狀態(tài)和心境。他已經(jīng)年老,生活在華子岡上,意味著他已經(jīng)過了年輕時的繁華和喧囂。然而,他在年老之際卻得到了一張簡單樸素的床,這使他感到滿足和安寧。
詩中表達了一種超越了世俗喧囂的心態(tài)。作者提到了"是非",指的是人世間的是非曲直,但他宣稱不再與堯、桀等古代傳說中的帝王相比較。這反映了他超越了塵世的瑣事,不再被外在的名利所困擾。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心境,他將身世和現(xiàn)在的生活都拋諸腦后,忘記了過去的種種困擾和紛爭。這種兩忘的心境給他帶來了內(nèi)心的平靜和安寧。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韻味深長的心境。通過對老去和得到一張簡單床的描繪,作者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態(tài)。他不再追求權(quán)位和名利,而是追求內(nèi)心的寧靜和平和。詩中的華子岡和一繩床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突出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對過去繁華的超越。
詩的最后兩句"身世於今更兩忘"表達了作者已經(jīng)拋卻了個人身世和過往的種種紛擾,沉浸在當(dāng)下的寧靜之中。這種兩忘不是逃避現(xiàn)實,而是一種超越了塵世的境界,表現(xiàn)出作者對內(nèi)心自由的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nèi)心的安寧和追求,通過對個人生活和社會世界的對比,表達了對塵世的超越和對內(nèi)心寧靜的追求。這種超脫塵世的心態(tài)和對簡樸生活的追求,使得這首詩具有一種深遠的意義和哲理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