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赴郡燕旄節適至 / 作者:姜特立 |
賢侯佳節初開燕,誰是風流晉孟嘉。
已判百年唯白發,不羞九日對黃花。
擁旄遙佩藩臣印,把盞重來刺史家。
希事此邦應未有,一時千里借光華。
|
|
九月赴郡燕旄節適至解釋: 《九月赴郡燕旄節適至》是宋代姜特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九月初,賢明的侯爵踏著佳節之際前去燕國,誰是那位風流的晉孟嘉呢?他已經判明已有百年,只有白發留存,卻毫不羞愧地在九月初九這一天與黃花相對。他佩戴著遙遠的旄節和藩臣印記,再次舉杯與刺史家的宴會相聚。這樣的事情在這個國家中應該是前所未有的,一瞬間跨越千里,借用光華之力。
詩詞中的景象描繪了一個貴族在九月初九這個重要的節日中遠行至燕國的場景。詩人以巧妙的筆觸表現了這位賢侯的風采和令人敬畏的歷史背景。他已經活了百年,歲月已經在他身上留下了白發,但他依然自豪地與黃花相對,展現出他的豪情和不凡的氣質。他佩戴著旄節和藩臣印記,象征著他的身份地位和權力,同時也顯示了他的榮耀和威嚴。這樣的場景在當時的社會中應該是罕見的,因此詩人稱之為一種獨特的時刻,借用了光華之力,象征著他的影響力和遠大的抱負。
這首詩詞通過對賢侯的描繪,展現了他的非凡之處和與眾不同的氣質。同時,詩人通過對時間、地點和身份的描述,營造出一種莊重而隆重的氛圍。整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這位賢侯的景仰和對他所代表的權力和威嚴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