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蝦蟆 / 作者:姜特立 |
周公灑灰垂典教,為爾朋徒多取鬧。
如今大索不相容,省口何如且泥淖。
|
|
蝦蟆解釋: 《蝦蟆》是姜特立所寫的一首詩詞,出自宋代。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周公灑灰垂典教,
為爾朋徒多取鬧。
如今大索不相容,
省口何如且泥淖。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蝦蟆的形象,通過這個形象隱喻了社會中的一些現象。詩中提到了周公,指的是周公旦,他是周朝時的賢臣和政治家,象征著德行高尚的典范。詩中的蝦蟆則代表了一些出類拔萃的學生或朋友。
賞析:
這首詩以蝦蟆喻人,通過對蝦蟆的描繪和隱喻,表達了一種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詩中提到周公灑灰垂典教,暗示周公的教誨和道德規范是值得學習和尊崇的。然而,現實中的一些學生或朋友卻喜歡搗亂和與道德規范相悖,詩中稱他們為朋徒多取鬧。這種現象使得社會上出現了大索不相容的局面,人們之間缺乏和諧和互相理解。最后兩句詩提出了省口和泥淖的問題,傳達了一種對于社會現狀的思考和無奈之情。
這首詩通過蝦蟆的形象,巧妙地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同時也反映出了對于道德規范和和諧社會的向往。詩詞簡練而含蓄,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