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詛楚文 / 作者:蘇軾 |
崢嶸開元寺,仿佛祈年觀。
舊筑掃成空,古碑埋不爛。
詛書雖可讀,字法嗟久換。
詞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瓚。
先君穆公世,與楚約相捍。
質之於巫咸,萬葉期不叛。
今其后嗣王,乃敢構多難。
刳胎殺無罪,親族遭圉絆。
計其所稱訴何啻桀紂亂。
吾聞古秦俗,面詐背不汗
豈惟公子卬,社鬼亦遭謾。
遼哉千載後,發我一笑粲。
|
|
詛楚文解釋:
《詛楚文》是蘇軾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崢嶸開元寺,仿佛祈年觀。
舊筑掃成空,古碑埋不爛。
詛書雖可讀,字法嗟久換。
詞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瓚。
先君穆公世,與楚約相捍。
質之於巫咸,萬葉期不叛。
今其后嗣王,乃敢構多難。
刳胎殺無罪,親族遭圉絆。
計其所稱訴,何啻桀紂亂。
吾聞古秦俗,面詐背不汗。
豈惟公子卬,社鬼亦遭謾。
遼哉千載後,發我一笑粲。
這首詩詞描繪了開元寺的廢墟和古碑的遺跡,以及作者對于歷史的詛咒和對現實的憤慨。詩意表達了蘇軾對當時政治腐敗和社會不公的不滿之情。
在詩中,蘇軾提到了秦嗣王和楚國公子(楚穆公),暗示了歷史上的英雄和偉人,與當下的境遇形成對比。他對于現任國君的行為表示不滿,認為他背離了先君的遺志,給人民帶來了許多困難和苦難。
詩詞中提到了刳胎殺無罪、親族被關押等不公正的事件,將這些罪行與古代的桀紂之亂相提并論,表達了對當時政治腐敗和社會不公的憤怒。蘇軾還談到了古代秦國的虛偽和欺騙,認為不僅貴族公子受到誤解和謾罵,甚至連社會中的鬼神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
最后兩句表達了蘇軾對于這種歷史現象的感慨,認為這樣的情況在千年之后依然存在,他以一種自嘲和無奈的口吻說,這讓他不禁發出一個悲哀的笑聲。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廢墟、古碑和歷史事件的描繪,表達了蘇軾對于當時政治腐敗和社會不公的不滿和憤慨,同時也反思了歷史的沿革和人性的弱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