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 / 作者:何夢桂 |
渴不待醴酒,行潦聊可挹。
寒不待羅襦,短布聊自織。
人生忘富貴,役役死塵跡。
天雞報明晨,暮種送歸夕。
萬化迭故機,來者示終極。
百年無定期,余日姑自適。
擬學種蟠桃,誰能待花實。
海鷗倦長風,低徊此休息。
|
|
再和解釋: 《再和》是宋代詩人何夢桂的作品。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方式,表達了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于生活的理解和態度。詩中通過對渴望與寒冷的描繪,呈現了人們在追求物質享受和追求舒適的過程中,往往會遺忘生活的真諦和內心的追求。作者以自然界的生物和現象作為隱喻,表達了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世間萬物變化的領悟。
賞析: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直接的表達方式,凝練地展現了一種深邃的哲理。詩中使用了對比和隱喻手法,以渴望與寒冷、富貴與簡樸等對立形象,突出了人們在追求物質享受的過程中容易迷失自我,忽視內心的需求和真正的價值。通過對天雞報明晨、暮種送歸夕等自然現象的描寫,詩人表達了人生短暫、時光易逝的主題。最后兩句以種蟠桃和海鷗倦長風作為比喻,表達了對于追求理想和追求自由的渴望。整首詩以簡潔、含蓄的語言,給人一種靜謐深沉的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
渴不等待美酒,行走中可喝潦水。
寒冷不等待華麗衣袍,短布自己織成衣。
人生中要忘卻富貴,苦役而死,只剩塵土的痕跡。
天雞報曉,暮時種植,送歸落日。
萬物變化迭代,來者展示了終極的意義。
百年沒有固定的周期,我將度過每一天。
模仿種植蟠桃,誰能等待花果實。
海鷗疲倦長風,低徊于此休息。
通過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于人生和時間的獨特思考,表達了對物質追求和人生價值的思考。詩中的隱喻和對比手法,使得詩意深邃而意味深長。這首詩鼓勵人們在追求物質的同時,不忘自我,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真正的價值,體現了一種追求自由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