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成 / 作者:何夢桂 |
一卷南華一炷香,身閒隨處是仙鄉。
竹聲侵戶朝眠覺,花影移階晝坐忘。
杜曲自耕貧亦樂,柴桑可葬死何妨。
悠悠往事俱塵土,剩得頭顱上雪霜。
|
|
偶成解釋: 《偶成》是宋代詩人何夢桂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一卷南華一炷香,
身閒隨處是仙鄉。
竹聲侵戶朝眠覺,
花影移階晝坐忘。
杜曲自耕貧亦樂,
柴桑可葬死何妨。
悠悠往事俱塵土,
剩得頭顱上雪霜。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對生活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寧靜淡泊的仙境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人生追求和意義的思考。
賞析:
詩詞開篇"一卷南華一炷香",以南華經為隱喻,表達了詩人追求超然自在、超越塵世的心境。"身閒隨處是仙鄉"表明詩人認為自己無拘無束,可以隨時隨地感受到仙境的存在。接下來的兩句"竹聲侵戶朝眠覺,花影移階晝坐忘"描繪了詩人在竹林中入眠,花影中忘卻塵世的景象,表達了對寧靜和內心平靜的追求。
下半首的"杜曲自耕貧亦樂,柴桑可葬死何妨"表達了詩人對樸素自然生活的向往。詩人認為自己即使貧窮也能從事簡單的農事,體驗到快樂;而死后被埋葬在柴桑,也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這種態度表明詩人對生活的看法是淡泊的,對名利和物質追求不太在意。
最后兩句"悠悠往事俱塵土,剩得頭顱上雪霜"表達了詩人對往事的淡忘和對歲月的感慨。詩人認為過去的事情都已經化為塵土,只有頭顱上的雪霜還留存下來,暗示著時光的流轉和生命的有限。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寧靜、淡泊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對生命和時光流轉的思考。這種意境和情感的表達,凸顯了宋代文人的超脫情懷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