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隱三首 / 作者:何夢桂 |
昔年有約共投簪,回首紅塵白發新。
物外煙霞逢野逸,山中風雨望佳人。
好憑野鶴尋和靖,莫待山靈喚孔賓。
遲暮不來松蔭落,飛柯恐解折車輪。
|
|
招隱三首解釋: 《招隱三首》是宋代作家何夢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招隱三首
昔年有約共投簪,回首紅塵白發新。
物外煙霞逢野逸,山中風雨望佳人。
好憑野鶴尋和靖,莫待山靈喚孔賓。
遲暮不來松蔭落,飛柯恐解折車輪。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歲月流轉的思考。詩中描述了詩人過去與朋友約定一起隱居的情景,而如今回首看時,發現自己已經變得蒼老,頭發已經變白。詩人渴望遠離塵世的喧囂,與自然相伴,享受寧靜的野逸生活。他在山中感受著風雨的洗禮,同時望著思念的佳人。詩人希望能夠借助野鶴的引導來尋找到和平與寧靜,而不必等待山神呼喚他去拜訪孔子。詩人意識到時光流逝,他擔心自己遲暮之時,再也無法感受到松樹的蔭庇,同時也擔心自己的才華與智慧將會隨著歲月的推移而逐漸消逝。
賞析:
《招隱三首》以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人通過對過去與朋友約定隱居的回憶,以及對自己蒼老和時光流逝的覺察,傳達了對寧靜和內心平靜的追求。詩人渴望遠離塵囂,逃離喧囂的紅塵,與自然融為一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故人的思念和對愛人的期盼,這增添了一絲溫情和浪漫色彩。詩人借用野鶴、山靈和孔賓等形象,表達了自己尋求內心安寧和智慧的愿望。最后兩句詩,通過對松蔭和車輪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自身才華凋謝的擔憂。
整首詩詞以簡明扼要的表達方式,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并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與人情之間的聯系,使讀者在欣賞之余也能對人生和時光的流轉有所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