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宋英叟二首 / 作者:何夢桂 |
不堪血淚望長陵,回首松楸又幾春。
荒垅牛眠何處是,古經狐首偽邪真。
固知遷墓疑非禮,幸有周棺可芘身。
若向防丘逢孔父,尚遺馬鬣詔今人。
|
|
和宋英叟二首解釋: 《和宋英叟二首》是宋代詩人何夢桂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歷史傳統和價值觀的思考。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不堪血淚望長陵,
回首松楸又幾春。
荒垅牛眠何處是,
古經狐首偽邪真。
固知遷墓疑非禮,
幸有周棺可芘身。
若向防丘逢孔父,
尚遺馬鬣詔今人。
譯文:
無法忍受眼前的血淚望著長陵,
回頭看,松樹又經歷了多少春天。
荒廢的農田上,牛兒在哪里沉睡著,
古老的經書,狐首隱藏著偽善和邪惡。
我深知遷移墳墓可能違背禮儀,
幸好還有周棺可以安葬我的身軀。
如果我前往防丘遇見孔子先生,
他遺留下的馬鬣和詔令仍然影響著現代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長陵、松樹、農田和古書等元素,反映了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主題。詩人抒發了對時光的感慨和對傳統價值觀的思考。
詩的開篇以“不堪血淚望長陵”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悲傷和哀怨之情,他不堪忍受眼前的景象,可能是長陵墓地被破壞或遭受戰亂的痛苦景象。
接下來,詩人回首過去的歲月,用“回首松楸又幾春”來描述松樹的生長和歲月的流逝,暗示人生短暫而易逝,時間的流轉讓詩人感到無奈。
詩中還描繪了荒廢的農田,象征著社會的衰敗和農民的困境。詩句“荒垅牛眠何處是”表達了詩人對農田荒廢和農民生活困頓的關注,以及對社會秩序的擔憂。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提到古書中的狐首,探討了偽善和邪惡的存在。這里,狐首象征著偽裝和虛偽,暗示著社會中存在的不公和欺騙。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對傳統價值觀和文化傳承的思考。他認為遷移墳墓可能違背禮儀,但他慶幸有周棺可以安葬自己,這種自覺遵循傳統的態度顯示了詩人對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尊重。
最后兩句提到防丘和孔子,防丘是孔子的墓地,詩人希望自己能夠遇見孔子并得到他的指點。詩中的馬鬣和詔令是指孔子的馬鬣和他的教誨,詩人希望這些文化和價值傳統能夠繼續影響現代人。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對社會衰敗和偽善的批判,以及對傳統價值觀和文化傳承的思考和尊重。詩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織在一起,展現了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思考和對傳統價值的堅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