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鵑啼曲 / 作者:何夢桂 |
蠶業鑿靈兩丘土,玉壘靈關一荒莽。
杜鵑銜哀訴千古,萬里游魂腥血污。
冤聲無路叫天公,吻血灑地花為紅。
巴江東下流無極,目斷巴山歸不得。
此身豈是無羽翰,天梯石棧云漫漫。
落花冉冉江城暮,年年客夢鄉關路。
丈夫志氣笑沐猴,安知狐死還首丘。
沛公擊筑歌湯沐,錢王錦衣衣林木。
寄巢生子傍他誰,眾鳥雖憐只自悲。
哀號力飛毛不歸,老盡遺民城郭非。
|
|
鵑啼曲解釋: 《鵑啼曲》是宋代詩人何夢桂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生動的意象和悲涼的情感描繪了一幅凄美的畫面。下面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鵑鳥悲啼,兩片土地因蠶業而被破壞,玉壘靈關荒蕪一片。杜鵑鳥承載著悲憤訴說,它的游魂在千里之間流浪,留下鮮血駭人的痕跡。冤屈之聲無處訴說,只能向上蒼呼喊。鮮血染紅了大地上的花朵,以此表達對苦難的悼念。巴江向東流淌,沒有盡頭,眼望巴山歸程遙遠而難以實現。
這個身軀豈是沒有翅膀的鳥兒,天梯石棧在云霧中延伸無盡。落花緩緩飄落在江城的黃昏,年復一年,游子的夢中依舊是離鄉之路。丈夫應該有志氣,可笑落入凡俗之中。誰知狐貍已死,卻又占據了首丘(指高位)。沛公擊筑歌頌湯、沐(指商湯和周武王),錢王身披錦衣,棲身在蓬蒿之間。
寄巢的鳥兒懷孕了,但依靠的是誰呢?其他的鳥兒雖然同情它,卻只能自憐自嘆。悲號聲力盡,再也飛不回家,老去的只有留守的百姓,城郭也變得非人居所。
這首詩以鮮明的意象勾勒了一個凄涼的世界。蠶業的破壞、鳥兒的哀鳴、離鄉的游子、權力的腐敗,詩中訴說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憂傷和憤怒。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正直、道德和理想的追求,對生活困境的揭示和思考。通過對自然和人事的結合,何夢桂抒發了他對社會黑暗與人性悲憫的深度思考,以及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這首詩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獨特的意境,使人產生共鳴,反思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