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星學葉冰壺 / 作者:何夢桂 |
祝融擲火驅六龍,火輪吐焰燒長空。
彤云掛樹凝翠歇,九根灼爛紅爐中。
黑菟喘嘯風不起,紫蛟嗔臥潛幽宮。
燕然山高倚絕壁,下有凌陰厚千尺。
阿誰琢雪開瓊花,貯向玉壺寒照骨。
層冰底下浴蠶蟲,口吐趼絲成五色。
冰姿入火熱不焦,那識人間爍金石。
蒼生病暍死道途,左擁右扇喚不甦。
原化冰蠶作冰趼,上天下地成冰壺。
|
|
贈星學葉冰壺解釋: 《贈星學葉冰壺》是宋代詩人何夢桂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祝融擲火驅六龍,
火輪吐焰燒長空。
彤云掛樹凝翠歇,
九根灼爛紅爐中。
黑菟喘嘯風不起,
紫蛟嗔臥潛幽宮。
燕然山高倚絕壁,
下有凌陰厚千尺。
阿誰琢雪開瓊花,
貯向玉壺寒照骨。
層冰底下浴蠶蟲,
口吐趼絲成五色。
冰姿入火熱不焦,
那識人間爍金石。
蒼生病暍死道途,
左擁右扇喚不甦。
原化冰蠶作冰趼,
上天下地成冰壺。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幅神秘壯麗的景象,以及其中蘊含的哲理。詩人通過描繪火焰、神龍、彩云、冰壺等意象,表達了對自然界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
賞析:
詩的開篇展現了神話中的祝融神,他駕馭火焰和神龍,創造出壯觀的景象。火輪噴射出熊熊烈焰,燒灼著長空,彤云掛在樹上凝結成美麗的翠色,九根火焰熊熊燃燒,像紅爐中的火柱一樣熾熱。這種描繪展示了自然界的威力和壯麗。
接著,詩人描述了黑菟(黑熊)喘息咆哮,但風卻不起,紫蛟怒吼躺臥在幽深的宮殿中。這些描寫營造了一種神秘而兇猛的氛圍,突顯了自然界中隱藏的力量。
在燕然山高聳峻峭的絕壁上,下面有厚厚的烏云遮蔽,延伸至千尺之下。這里的景象給人一種壯麗高遠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人生中的險峻和困難。
接著,詩人描繪了一個神秘的人物,他雕刻著雪花,打造出瓊花,并將其保存在玉壺中,冰冷的光芒照亮著骨骼。這里展現了一種精湛的藝術和人造之美,與自然界的瑰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冰下的蠶蟲,它吐出五色的絲線,形成層層疊疊的冰冷結構。冰姿融入火焰中卻不焦化,這里表達了一種堅韌和不受外界影響的力量。
最后,詩人以蒼生病故和求生不得為結尾,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渺小。左擁右扇的呼喚無法喚醒死者,原化為冰蠶的冰趼,上升到天空,下沉至地下,最終成為了一個冰壺。這種轉變象征了生命的循環和不朽的力量。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界中的神奇景象和象征意象,表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敬畏之情。詩人借助壯麗的景象和神秘的元素,傳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對生命的思考以及人類與自然的關系。詩詞中的意象豐富多樣,給人以視覺和心靈上的震撼,同時也啟發人們對于人生和自然的深思。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詩人何夢桂獨特的想象力和對自然的感悟,通過瑰麗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表達了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生命的思考,使讀者在詩意的世界中感受到壯觀與神秘,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生命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