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山房贈阮尉燭詩韻 / 作者:何夢桂 |
翩翩佳公子,青絲絡白顛。
黃綬映春花,來作吏隱仙。
鳴琴鎮白下,賦劍起通泉。
誰分讀書燭,良價重蠟鞭。
官燭不以照,持此當坐前。
釜炊陋貴羽,炬圍嗤少年。
東壁得余光,夜績長不眠。
好留待他日,列照修史編。
|
|
次山房贈阮尉燭詩韻解釋: 《次山房贈阮尉燭詩韻》是宋代詩人何夢桂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阮尉燭的贊賞和祝愿,并以一種幽默而細膩的方式展現了詩人的情感。
詩中描繪了一個風度翩翩的佳公子,他的青絲披散,白發飄灑。他身穿黃綬,映襯著春花的美麗,仿佛是仙境中的隱士。他彈琴駐足于白下,以詩賦激起了泉水的涌動。詩人想知道有誰能夠辨別這位讀書之人的價值,因為他把蠟燭視為重要的道具,而不是簡單的照明工具。
官方所用的燭光并非用來照明,而是被他拿在手中,端坐在面前。在這個簡陋的環境中,用羽毛圍繞著的燭光嘲笑著那些年輕人。在東墻上得到一絲余光的詩人,在夜晚織布時長時間地不眠。他希望能夠留下這些文字,以備日后之需,將它們列入編纂史書的照明之中。
這首詩以輕松幽默的語氣表達了詩人對阮尉燭的贊美,同時也展現了對讀書人的敬意。詩中通過對燭光的描繪,傳達了一種對知識的珍視和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追求。詩人以一種細膩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