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文山先生 / 作者:何夢桂 |
坐對煙煤冷麝臍,一窗風雨懶幽棲。
蠶業國破鵑啼血,王謝堂空燕落泥。
華表有時歸老鶴,桃都何處聽天雞。
十年往事俱塵土,莫上揚州唱竹西。
|
|
和文山先生解釋: 《和文山先生》是宋代詩人何夢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坐對煙煤冷麝臍,
一窗風雨懶幽棲。
蠶業國破鵑啼血,
王謝堂空燕落泥。
華表有時歸老鶴,
桃都何處聽天雞。
十年往事俱塵土,
莫上揚州唱竹西。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凄涼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對時代動蕩的感嘆。詩中通過對具象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國家興衰、個人命運和時光流轉的深切思考和感慨。
賞析:
詩的開篇以坐對煙煤冷麝臍的景象作為寫景的切入點,煙煤冷冷清清,寓意著作者所處的環境冷寂而凄涼。接著,描述了一窗風雨懶幽棲,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無奈和消沉。蠶業國破鵑啼血,這一句中的蠶業國破,呼應了前兩句對環境的描繪,而鵑啼血的形象揭示了國家的動蕩和沉痛。王謝堂空燕落泥,通過描寫堂空、燕落泥,表達了家國離散的悲涼之情。
華表有時歸老鶴,桃都何處聽天雞,描繪了寂寥的景象。華表是宮殿前的高大建筑,老鶴歸來暗示著歲月的流轉和光陰的不復。桃都聽天雞,桃都是指洛陽,天雞則是傳說中宣告黎明的神鳥,這里表達了對國家興衰的追思和對時代的沉重感嘆。
最后兩句十年往事俱塵土,莫上揚州唱竹西,表達了時間荏苒,過去的事情都已經化為塵土。揚州是詩人所在的地方,唱竹西則是指詩人自己的聲音,這里呼應了開篇的坐對煙煤冷麝臍的景象,詩人并不想再上揚州唱竹西,意味著他對現實的失望和對未來的迷茫。
《和文山先生》通過對具象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時代動蕩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整首詩詞情感沉郁,意境凄涼,給人以沉思和憂傷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