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 作者:蘇軾 |
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
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
|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解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是一首宋代蘇軾所作的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未成小隱聊中隱,
可得長閑勝暫閑。
我本無家更安往,
故鄉無此好湖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蘇軾在六月二十七日登上望湖樓,飲酒作詩的情景。他表達了一種渴望隱居的心情,認為在這種小隱之中尋得的樂趣,勝過臨時的閑適。蘇軾覺得自己本來就沒有固定的居所,所以他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安身。然而,他的故鄉卻沒有像這座美麗的湖山那樣迷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蘇軾在湖山樓閣上飲酒作詩的情景,抒發了他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對每句詩的賞析:
1. 未成小隱聊中隱:
"未成"指的是蘇軾的隱居計劃還沒有實現,他還沒有真正隱居起來。"小隱"指的是蘇軾在這樣的環境中隱居,不與世俗紛擾。"聊中隱"表示他在這種小隱之中找到了一種樂趣和滿足感。
2. 可得長閑勝暫閑:
"長閑"指的是真正的閑暇和寧靜,與世隔絕的生活。蘇軾認為,這種長期的閑暇生活比起臨時的暫時閑暇更加可貴和有意義。
3. 我本無家更安往:
蘇軾自稱"我",表達了自己沒有固定居所的狀態。他認為因為沒有家,所以可以更加自由地去選擇自己的去處。
4. 故鄉無此好湖山:
蘇軾以故鄉為對比,強調了這座湖山的美麗和吸引力。他認為自己的故鄉沒有像這座湖山那樣的勝景,因此產生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表達了蘇軾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對故鄉的懷念之情。他希望能夠遠離塵囂,過上寧靜自在的生活,同時也展現了對美景的贊美和對故鄉的眷戀。
|
|